簡介
邵家寨村山水環繞,景致宜 人,人傑地靈。全村共201戶,607人,耕地2220畝,其中水地400多畝。經濟方面,近幾年來村領導帶領大家調整經濟結構,在種植基礎上,發展仁用杏、苗圃、養殖等產業,年輕人多在外打工,村民收入趨向多元化。民生方面,2009年硬化108國道至村口3公里通村路;2011年開工硬化街巷,總里程4.67公里,現已完成60%。2009年村投資3萬餘元,建起5間村級衛生所,2名專職村醫為村民服務。文化建設方面,投資11萬元建起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,成立了藏書1800冊的圖書室,定期向村民開放。興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,配套組建了50餘人的秧歌隊,每年農曆七月廿四村里舉辦文化節,四鄰八村萬餘人參加,推進了新農村文化建設。教育方面,上世紀80年代以來,邵家寨國小教師不畏艱苦環境,向外輸出了許多優秀的學苗,不少考上高中,上了大學,得到進一步深造。
歷史沿革
明洪武年間,邵家寨隸屬崞縣龍泉鎮;清光緒八年(1882)崞縣村莊分為東鄉、南鄉、西鄉、北鄉、同川鄉,邵家寨屬北鄉;1946年7月崞縣解放,屬第二區;1956年8月屬大芳鄉;1961年4月,大芳鄉改稱大芳人民公社;1984年10月屬大芳鄉;2001年撤銷大芳鄉,併入沿溝鄉,遂歸沿溝鄉所轄。革命烈士有張眉倉等。1968—1970年,一部分北京知識青年曾到村里插隊。
水利資源
村裡有大海、大口井、東河、激千溝等水源。原平市計大小泉水181處,每小時湧水量10噸以上的大泉凡50處。邵家寨就有5處大泉,是原平市泉水最為豐富的村莊。這5處泉水分別為邵家寨泉、向東泉、魏徵泉(又名鄭公泉)、大海泉、金耳泉,湧水量依次為100t/h、90t/h、50t/h、46t/h、20t/h,水溫均為9.0℃。
文化景觀——魏鄭國公祠(龍泉寺)
邵家寨有全國少有的魏徵廟。魏鄭國公祠(現龍泉寺)為邵家寨重要文化景觀,該祠有上千年的歷史。 明嘉靖二十七年《重修樓煩寺碑記》有言曰:“寺之前有衢通於宣大寺,之後有溪接於龍泉,誠盛地也。”文中所提到的龍泉即其鄰村龍泉村之龍泉,魏鄭國公祠就依泉而建。關於祠的由來,明重修碑記曰;“崞之龍泉在城北,相距三十里有廟曰魏鄭公之祠。溯厥所自魏鄭國公在唐時嘗領兵至此,水艱遂以劍插地,劍拔泉涌以濟軍渴,後因以龍泉名也。其泉流洶湧,灌溉民田,利澤及於民,而後人遂建祠於泉之上,以彰其靈。”《崞縣誌》曰:“崞西北三十里魏鄭國公征於此,駐師禱天,以劍插地,泉水湧出,三軍頓之泉,左有鄭國公祠。”又曰:“而歲久傾屺不堪瞻仰,成化丁未時……又建設以數十間。”碑記曰:“是廟自創始以至於今,其間或重建或重修,不知更幾,但碑記殘毀,其創始之年代興作之事績莫之改也,惟有祠以時祀之,鄉民以事祈之,歷世相沿,迄今而不廢。”明朝崞縣知縣史漁(直隸獻縣人)曾有詩云:“煙雲籠古像,陰雨潤蒼苔。遺廟功臣在,龍泉寶劍開。千年流勁氣,三代有遺才。駿業誰能並,臨風酹一杯。”
如今,幾經修繕的魏鄭國公祠又呈現在眼前,廟門上赫然寫著“龍泉寺”三個金色大字,由五台山廣濟和尚所題。大雄寶殿正中央是唐太宗李世民塑像,右邊是魏徵像。雖廟名變化,但遠近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魏徵廟。
關於魏徵廟的修建有一個傳說。當年首創之時,人們選好了村東北方向的一塊地方,將木料運到了那裡,誰知一夜狂風大作,電閃雷鳴,第二日,東北方向的木料不見了蹤影,幾經尋找,在村西北找到了絲毫未損的木材,於是村民認為此乃神靈的意願,遂建祠於西北角。此後數百年間,自然災害與兵革之亂無情地侵凌,幾經重修,幾經破壞,沒有間斷過。明王鑰回望滄桑巨變,感嘆不已:“劍拔靈泉涌,泓深瀦作池。雨餘光瀲灩,風過碧漣漪。曾濟三軍渴,還滋百畝畦。鄭公祠宇在,猶想肅兵時。”
魏徵廟的廟會為農曆七月廿四,是村里重要的文化節日。